News

中希文明交流互鉴结硕果

  在雅典市政府组织的中文培训课结业典礼上,雅典商务孔子学院教师正在展示茶艺。

  在雅典市政府组织的中文培训课结业典礼上,雅典商务孔子学院教师正在展示茶艺。

  走进位于希腊首都雅典闹市区的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大楼,一股清幽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堂内,“东西互鉴美美与共”展览展示中国与西方在古典时期的不同发展方向与特色。古色古香的图书馆里收藏着关于古典学研究的多语种书籍6000余册,成为外国学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古典学研究成果的窗口。

  2000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从古典文明对话到语言人才培养,再到戏剧艺术交流,中希文明互鉴结出累累硕果,有力引领不同文明多元共生、交流互鉴。

  “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对线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际史诗学大会在雅典举行。大会以“史诗传统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就史诗研究及其跨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近年来,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成果不断。2023年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雅典成立,迄今已出版多种学术辑刊和丛书,并举办首届全球文明互鉴国际学术论坛;去年11月,中希在北京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家等与会;不久前,“中希数字遗产联合实验室”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揭牌,将以数字化技术为两国文明互鉴开辟新路径。

  不久前,30名雅典市民收到了雅典商务孔子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他们参加了雅典市政府组织的中文培训课,在为期3个月的学习中加深了对中文的理解,还体验了书法、剪纸、茶艺等。学员彭妮·格卡沃表示:“我的中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果再组织这样的活动我还要参加。”

  雅典商务孔子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希腊第一家孔子学院,学院培养的3000余名中文人才活跃在中欧交往的多个领域。在比雷埃夫斯港务局工作的马里奥斯·博格达尼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雅典商务孔子学院的中文课程让他对中国的语言、国情、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的职业发展帮助很大,我身边和我一样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在雅典圣诞剧场内,一场融合东西方韵味的舞台剧《新·白蛇传奇》正在上演。剧中,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在杭州西湖边找到了自己权杖上的白蛇,自己则幻化为许仙,在中国各地旅行。妙趣横生的剧情得到了希腊观众好评,他们纷纷表示,该剧不仅帮助他们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古希腊文明有了更多思考。

  古希腊是西方戏剧的发源地。中国戏剧导演罗锦鳞以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将10余则古希腊神话搬上多国舞台。在《俄狄浦斯王》中,他特意为饰演俄狄浦斯王的演员设计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动作“摔抢背”,以表现人物精神上陷入巨大悲怆。1986年5月,剧组受文化部委派,组成“中国戏剧演出团”赴希腊参加第二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引起轰动。当时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古希腊文学专家彼特里迪斯盛赞此剧:“我想也许只有像中国这样拥有古老文化的民族才能理解古代希腊的智慧和文化传统。”此后,每年的国际古希腊戏剧节都能看到中国剧团的风采。

  在中希华人戏剧联盟努力下,中希国际戏剧节已在雅典成功举办两届,目前,新一轮演出正在筹备中,中国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今年5月走进希腊。希腊基础设施与交通部部长、文化部前副部长季马斯表示,希腊政府全力支持戏剧节举办,期待希腊和中国之间进行更多文化交流。王婉萍说:“戏剧艺术可让不同国家民众实现情感的互通。我们用戏剧搭建中希文化交流的桥梁,也希望将这一平台扩展至欧洲其他国家,实现更广范围内的文明互鉴。”